荀子簡介

△中國的亞里斯多德

在中西哲學史中,荀子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同樣是再兩千餘年前,並且學說大多不謀而合,堪稱學術史上的一段佳話。荀子是一位博學而有創見的儒家大師,其生年距亞里斯多德的卒年不超過三十年。兩人學說有許多相近的地方。荀子認為「有辨」、「有義」、「能群」是人的三大特色。「有辨」就是有所辨別的意思。要清楚地辨別是非,必須具有理性。亞里斯多德曾說:「人是理性的動物」。荀子說的「能群」,和亞里斯多德說的「人生來是社會的動物」,其意義不謀而合。兩大哲人幾乎並世而出,其學術思想不但互相輝映,且對後代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因為兩人的諸多相同處,故有人稱荀子為中國的亞里斯多德。

△生平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趙國人。約生於西元前334年,卒於西元前230年左右。他推崇孔子,稱道冉雍。對其他的儒家,如子張、子夏等,則頗有微辭,稱他們為賤儒。他最不贊成孟子和子思,攻擊不遺餘力。五十歲那年遊齊國,他在到齊國以前做過什麼事,古籍未曾記載,無從考證。

齊國當時喜愛文學遊說之士,齊宣王尤其如此,常千數百人聚集在稷下。他在齊國雖受人尊崇,但並不負擔實際的政治責任。後因遊說不見重用,且受齊人讒言,就去齊往遊楚國。

楚相春申君以荀子為蘭陵(今山東省嶧縣)令,荀子因而遷居蘭陵。後春申君被殺,荀子亦被廢棄。晚年著書講學,其弟子如李斯、韓非、毛亨、浮丘伯等,皆為名儒。約於西元前230年,荀子在蘭陵去世。

△代表作

禮記第十八篇〈學記〉、荀子一書中的〈勸學篇〉。〈學記〉談的方面居多;而〈勸學篇〉則偏重於。兩者互為表裡,前後相映成趣,為千古不朽的傑作。

△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大多集中於〈勸學篇〉內,其要旨為說明為學之重要及目標,另外尚有治學之方法等。在荀子書中的其他各篇,如性惡篇主張有教無類、教育機會均等。在修身篇和儒效篇,曾提到尊師重道及教育環境。此外尚有「化性起偽」「學可以為聖人」的觀點,分別見於〈性惡〉與〈禮論〉兩篇。

△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

西洋社會上尊師的心理,不如中國遠甚。從前希臘的塾師是一般遊行的樂師,家庭的保傅是奴隸(Pardagogos,教僕),教育學(Pedagogy)的名稱,即由「教僕」這個名詞演變而來。羅馬教師是希臘的俘虜。十八世紀末,一般教師還是由木匠、裁縫、老婦業餘充任。宮廷師傅雖比較受尊重,但還是不及中國尊師重道的美德。中國自古君師並尊,學記上說:「能為師然後能為長。」由人們家堂內常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可見尊師的一般社會心理。

舉孟子的話來互相參考:「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此乃警惕為人師表的要小心謹慎的反省自己。

△重視學習與教育功能

荀子〈勸學篇〉,開宗明義即強調學習的重要。他說:「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荀子強調教育的功能,曾以蠻夷的孩子為例。他認為吳越夷貉那些地方的小孩,出生的時候,啼哭的聲音都是一樣,可是到了長大以後,習俗便不相同了,這是教化的力量使他們這樣的。他說:「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勸學篇)

教育環境關係重大

遺傳和環境,為影響學習的兩大因素。兩種因素何者較為重要,中外教育家意見不一。荀子和瓦特孫(美國教育家)特別重視後天的教育環境。瓦特孫曾說:「給我一打健壯的孩子,在我控制的環境裡教養他們,我可以擔保任擇一個訓練他,可使成為任何專家——醫師、畫家、企業者,同樣也可使成為乞丐、盜賊,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傾向、職業,以及他的祖先的種族怎樣。」

荀子下列的兩段話,特別強調環境對學習的重要性。

「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儒效篇)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勸學篇)

荀子所說的楚、越、夏、鄉等,就是環境。要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先天的遺傳雖然不容易改變;但選擇適當的教育環境,應屬輕而易舉的事。

學貴專心有恆

求學必須專心致志,始克有成。荀子曾以蚯蚓的生活,說明用心專一的重要。又以螃蟹借住蛇、鱔魚的窟穴,證明浮躁之為害。為學如果心猿意馬,像孟子所說的:「一心以為鴻鵠之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無學習成果可言。

凡事要想達到成功的目的,必須由漸而進,持之以恆,為學尤應如此。荀子對於此一道理,曾有明確的闡釋。他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篇)

由上述的一段話,可以看出荀子如何苦口婆心的昭示後人,為學之基本在有恆。

有教無類與機會均等

有教無類和機會均等,是我國古今教育上的重要主張,也就是儒家的基本教育思想。荀子曾說:「塗之人可以為禹。」又說:塗之人皆有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性惡篇)

荀子言行影響深遠

荀子在教育思想方面如:有教無類、尊師重道、以及重視教育環境、求學之方法和目標等,都具有極大的價值,近代很多教育原理與原則,皆和荀子的思想相合。

荀子學說影響後世最大的,要算關於心性的一部分。漢儒董仲舒春秋繁露實性篇,即受了荀子性惡及人為主義的影響。其後李翱的復性書,邵康節的觀物外篇,陸象山、王陽明等討論心性的觀點,都脫離不了心性論的範圍。

荀子的禮治主義,對後代政治社會的影響也很大。大戴禮、禮記、賈誼新書保傅篇、朱子家禮等主張恢復禮治的言論,大多受了荀子的影響。荀子主張「分」與「別」的精神,完全為他的學生韓非、李斯之流所承受,奠定了法治主義的基礎,也養成了中國崇法重紀的民族性。這雖不是荀子一個人的力量,但荀子的思想學說卻發生了很大的影響。

 

心得

我想一提到荀子,大家就會很自然地想到他的「性惡說」,以及法家是受他的影響而生,很少會注意到他還有其他這麼多關於教育的理念。因為荀子在儒家中並不算正統,所以我們也很少讀到有關他的東西,因此我就想看看他到底說了些什麼。雖然從這本書我得到的關於荀子的資訊可能並不齊全,但是可以粗略知道一下。

其實我覺得他除了「性惡」還有「化性起偽」較不同外,其他學說與孔子相近之處很多。不過我想他為什麼沒有被歸進正統儒家,是因為他所強調的東西和核心精神已經偏離了。

荀子他的禮治主義,開創了後來的法家,如果沒有法家,中國歷史應該會大大的改寫。或許沒有秦始皇的大一統,沒有歷朝歷代的嚴格法治。

且荀子能言善辯,以前高中在讀他的〈勸學篇〉時,就覺得他是非分明,條理清晰,舉的例子也非常得當,高中裡只有讀過他這麼一點點的東西真是太可惜。

看了這一大篇之後,我也才知道原來外國人是不如我們尊師的。我生在中國文化下,確實覺得尊師很重要。不過要尊師,也要看他是否「師」得得體。有些老師,不能很稱得上老師,因為無法以身作則。就像孟子說的:「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我想,中國古代所說的「師」,跟近代的老師,應該已經有所改變了。老師應該能為學生開一扇窗,能以身作則,自己也努力不懈,並且不只是教授專業知識,生活的教育也一樣重要。如果一個人指懂得某方面的專業知識,卻不懂得如何做一個人,找尋自己人生的目標,那也真的是很悲哀。我想老師應該是要在學生徬徨困頓、充滿茫昧之氣時,為他們指引一條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seg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