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一夥友人說要去吃"松江自助火鍋城"

乍聽之下我以為又是一個吃到飽

聽到地址以後 怎樣也回想不起來行天宮附近哪裡有這種吃到飽...

 

到了之後...才發現...

阿...原來此自助非彼自助

這是一家石頭火鍋唷

 

sp7205_20070122223236715.jpg 

這就是它的外觀哪!難怪我一點印象也沒有!根本不起眼啊!!!!!

沒有華麗的外表,取而代之的是真正價格平實又好吃的真材實料。

 

更特別的是,他的鍋底竟然是...現炒的!!!

DSCN0890.JPG

 看服務人員矯健的身手!

DSCN0892.JPG 

當然要當做鍋底的內容物也是我們自己決定~

 

現在盛行的都是像涮涮鍋那樣,或是麻辣鍋拉~有固定鍋底的

這種鍋底在台北市好像已經很少了呢!!

煮久了之後,那個香香濃濃的滋味,真是令我讚不絕口~。

 

 

特別的是,雖然他名為自助,也實際上是自助,但他其實就是算一盤一盤的價錢喔!

結帳時他以不同種類的盤子分類計價

但是因為每一樣單價都很低,所以吃起來並沒有很貴。

想想那天吃到我肚子都快炸開了,也才花了三百大洋~真是深得我心!

 

其中最令我覺得"luv luv"的是他的雞蛋!!!就是跟momo paradise的那種雞蛋一樣ㄚㄚㄚ啊!煮起來會變成醣心蛋的拉你知道嗎~

DSCN0900.JPG  

除此之外,他的玉米非常非常的甜,玉米粒粒分明又脆又甜,讓我連吃了三盤!

DSCN0884.JPG 

噢噢噢~好食好食阿(港仔發音)

 

DSCN0883.JPG 

好拉各位看倌,是不是也食指大動了咧!

 

 

DSCN0896.JPG 

醬汁也是有多樣化選擇,依個人喜好自由搭配囉!

 

偷偷洩漏一下地點,但是不是廣告,純分享餒!

就在行天宮正對面,何嘉仁書店(應該是)的斜對角

DSCN0883.JPG 

嘖嘖嘖 看照片看得我也好想再去吃一次~

捧油們,我們再揪團去憋!

 

~fin~

 

geseg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妙禪師父所教導的奇妙不能以言傳的禪的境界,原來...如來,本自具足…我懂了!

 

 

事情是這樣的,

記得以前上莊子的課的時候,有一天老師對我們說,人生要懂得放下。

那堂課的教授說,人生就像是一本書,如果放不下,就無法翻到下一頁進行更精采的劇情。

若以我現在來看過去,的確,人生好像是如此,沒有嘗試放下,怎麼能夠得到更好的?

BUT, what if it was truly the best one that you’ve ever had?

(假使可以早一點入到妙禪師父座下就能夠明白這一切種種了……)

 

後來,同一堂課,老師又用了個比喻來告訴我們,人生所有的事情,就算你不想放下,那也就是這樣過了,就好比「鳥過寒潭,潭無影」──鳥飛過一潭水,怎麼樣影子也不會留下,就好比我們所經過的事情,就如此一晃數年、數十年。

然後,充滿了無奈與不安。

 

那時,嚮往如此「放下」的境界,我是覺得那樣的遙不可及。

 

但感恩妙禪師父,沒有花很多的時間,就讓我明白,執著於過去的事情是執著;一心想著要放下,也是執著。

記得剛開始跟隨妙禪師父禪修時,我還一心想著我要「放下」,才過沒幾天,立刻就被點醒──影子本身就不是真實存在,未發生是不存在、過去亦是不存在,這一切都是只不過是過程而已,沒有所謂放下與否,只需自在面對即可。 

 

就到此我如夢初醒,簡簡單單就超越了過去很嚮往的境界。

原來,如來智慧,本自具足,讓我能夠輕輕鬆鬆以智慧面對而自在,而不須執著於放下。

這就是真自在啊。

最終還是要感恩妙禪師父,以明燈與智慧引領、包容我,讓我體悟什麼是

 

「也無風雨也無晴」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引用網址!


geseg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很幸福。

 

昨天才發現,原來我是強烈的害怕孤單,所以過去寧可做個獨行俠。

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才可以避免分離。

 

蜻蜓點水般的友情,過去是家常便飯;

而過去我也強烈的認為,人生就是曇花一現,沒什麼長久可言,聚散離合,有什麼辦法?

 

但是如今終於找到明燈,帶我找到答案,

More than that.

 

一直到現在,還有一些些的害怕,所以難以信任別人。

但是我想,該是放下那些過去的自己的時候了,

 

因為那迎面而來的,都如春風般溫暖。

geseg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教堂 

這是一座在德國的教堂裡的禱告區。

以前我很排斥宗教的,當然是一直到我遇到了大成就明師:妙禪師父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是真的。

過去我覺得信仰不過就是一個心靈的依靠與仰望,而且以為耶穌基督是個故事中的人物,也覺得釋迦牟尼佛是虛構的,也以為穆罕默德是個傳說。我是不相信真的有這樣的人存在的。

不過這想說的是,最近整理照片,發現了上面的這張。不禁讓我回憶起,那一年在德國的教堂裡,是我第一次被所謂的宗教感動。除了人們的虔誠之外,我看到這一個雕像,竟然震撼又感動的哭了,那時,我一點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我是非常討厭敬拜雕像的。

後來我現在再看到這張照片,才知道,原來是駕馭我這艘法船的小主人,很清楚知道這雕像象徵的是一個受難的大成就明師阿,很難過的哭了。

但是還好現在我不用哭、也不苦了。

妙禪師父:我懂了!

 

Frankfurt und Mannheim 264.jpg

Frankfurt und Mannheim 263.jpg 

所以,我剛剛發現了為什麼總是要放一個耶穌被釘十字架的雕像或圖騰作為代表。(有時候也會是聖母慟子像)

 

我們要記得,一個受難的大成就明師的樣子;

我們要記得,無明的眾生不珍惜大成就明師的後果;

我們要記得,即使大成就明師遇難,連到法船損壞不堪使用前的最後一刻,祂仍然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我們加持。

 

達摩祖師被下毒身亡,二祖慧可被逼上斷頭台,耶穌基督被釘上十字架。

眾生,往往恩將仇報。但是我們在小學就學過,「受人點水之恩、必當湧泉以報」。

這倒是頗弔詭的(?)

 

時時提醒、保持覺知:我不是那個無明的眾生。

文章標籤

geseg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不僅僅在古代,我在佛教如來宗找到了這樣的人物,那就是妙禪師父。

 

這句的意思大概是說:一位真正的君子,一位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當你見到他的時候,會覺得他莊嚴而令人生敬畏心;

接近他的時候,覺得他散發溫暖而慈悲的光輝,和藹可親令人希望時時在他身旁接受教誨;

而當他跟你說話的時候,會覺得他雖是嚴厲的,但絕不是凶悍的,那是因為他殷殷切切教導你,希望引領你不斷成長突破。

 

 

像是電影裡的偉大角色,如今活生生真人版在我眼前。就是我的師父,妙禪師父。

平時, 妙禪師父沒有跟我說過一句話,但記得以前高中的時候,老師有說過:「一位真正有智慧的人,跟他在一起也會被薰陶。」

遇到 妙禪師父以後我才知道,這何止被薰陶,more than 一位真君子!

不但是一位真君子,且是成就了世上最大的成就的大成就明師。

 

 

我常常站在那兒遠遠看見妙禪師父的時候,都不禁讚歎, 妙禪師父所展現出的智慧、慈悲,以及不凡的氣度!

猶記得以前自己曾一直執著在辦不到的事情上、脾氣也很壞,但是,當我看到精舍裡的妙禪師父每天日理萬機,

走出休息室卻總是對精舍裡的每個人笑咪咪的、親切的跟大家打招呼,我往往都感到不可思議。

 

 

我常自問:如果是我,面對如此多的大小事情,我仍能如此展現慈悲與親切嗎?

漸漸地,自己再一次跟家人為不愉快的事情摃上時,發脾氣的時間也慢慢縮短、甚至有時根本不會生氣了。

我總把 妙禪師父的所有大智者、大覺者的種種示現烙印在心上,在 師父的薰陶之下,連過去那個容易嗔恨的自己都不見了。

 

我才知道,原來,禪修禪行,就是在行的過程中,蛻去那些不好的自己、放下我執,撕掉自己的假面具,進而開啟智慧,還我們本有的清淨、安定、慈悲、真愛。

過去遇到很多人,總用自己種種的習氣以及傲慢在談論智慧,要我讀這讀那,我都一遍一遍的讀了,但外境來臨時,這些卻始終給不了我真正處世的智慧。

妙禪師父不僅僅疼愛弟子,也疼愛任何一樣事物。在如來精舍裡面的一花一草一木、一個鞋櫃、一張桌子, 師父都是無比珍惜。因為,這都是每一位弟子的心阿!疼愛這些東西,也是疼愛弟子的心。若不是一位極具慈悲心的人,又怎會具有這樣細膩的珍惜心。

連這麼細微處都能夠為弟子著想到,而從來沒有喊過一聲累的 妙禪師父;常常為弟子奔波辛勞,而沒有說到自己的辛苦的 師父。

 

 

妙禪師父這樣子的慈悲與智慧,除非親眼一睹,否則是人所難以想見。

妙禪師父這樣的一位「大成就明師」。是我所見過許許多多的人中,唯一貫徹人前人後始終如一。如一的大智慧、如一的慈悲、如一的愛。

我自己過去除了夢想變得有智慧以外,最大的理想是成為一位可親君子。

 

以前一直都沒有看過所謂真正的君子氣節,如今我真正親眼看見,在佛教如來宗如來精舍找到了。

彷彿有鄧不利多的洞察力與掌握全盤的能力,一切的細心與謹慎、先知先覺的能力……等等等的一切,都能讓我彷彿只能望其項背似的,但我願我總有那樣一天要與 師父一樣開啓全然的大智慧。

 

而妙禪師父那慈悲如暖陽的笑容,激起我心中的法喜與感恩,更是不可言喻的暖流。

Only無限不可思議的感恩,給這樣一位more than真君子的慈悲大智者、大成就明師-- 妙禪師父。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引用網址!

 

文章標籤

geseg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個人已經使用多年payeasy上的保養品,因為對新產品有無法克制的好奇心,所以常常會買來試。

這其中我不只使用牛爾研發的產品,也用了不少專櫃日常保養品。

雖然現在牛爾跟Beauty保養網已經沒有合作關係,

但是不得不說,這種薄利多銷的方式,他也賺了不少了吧。

不過的確是為愛美的女士帶來新天堂。


像是我用過的阿牛產品幾十種,偶爾也會去買專櫃或是藥妝品牌,但是買來買去最後都會不小心又買回阿牛的產品,

因為實在是物美價廉,而且用起來很沒有負擔!

像是玫瑰青春露好了...我的皮膚很乾,這憑保溼效果實在有夠好,

我還拿它來擦腿、手、身體......用起來一點都不心疼@"@

那個青木瓜去角質...實在有夠便宜又好用...

因為之前買過專櫃的凝膠去角質(成分說也是清木瓜),但是就很貴又很難用,只是因為好奇心+有在促銷就買了,到現在都沒用完...

買一款擦臉的保養品,可以擦全身,真是划算。


這不是廣告文,

只是真的,因為好奇心+實驗精神,每一次我都是買正品一大罐,來試驗長期使用的效果,

結果最後真的是平價實惠的牛牌勝出(因為大量使用也不會心疼,效果一樣好)。

某次用rxk送的臉部磨砂去角質,唉,結果用得臉都過敏了。還好只是贈品。

不得不感嘆,專櫃品牌真的賺很多,效果也不一定比較好。

不一定花錢就得到比較好的品質,重點是產品本身內容以及使用的效果;

就如同修行不一定跟著「名」師,就比較厲害,重點是究竟有沒有找到「明」師,能不能帶領我們真修實證。


感想完畢。

geseg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2769.JPG  

最近是畢業季,

朋友拿到了一朵向日葵,在精舍裡分送給大家。

然後我也拿到了一朵。


原先我拿到的時候,梗還超長的,然後花還很漂亮。

因為我騎車回家,所以不得不把長長的梗折起來,才能插進前面置物格。


到家的時候,整個花托跟花瓣都呈現枯萎貌了

DSC_2776.JPG  缺了一邊...


然後我突然感到好不捨,花也是有生命的阿

花也是有靈性的。

可是他們的生命週期這麼短,然後這一些靈性又要尋找下一個可以寄宿的地方。


我趕快把他的梗修剪一下,然後找個花瓶給他。

離開了土壤的花朵,是這樣的脆弱。

就只是為了給人賞玩。


花之於土壤,就很像,我們之於師父。我們

有 師父給我們源源不絕的養分,就可以自然長得很美麗、生活自然很圓滿。

這樣比喻不是很精準,不過就是想表達,師父真的給了我好多好多難以想像的圓滿,枝繁葉茂的圓滿。

DSC_2781.JPG 



 


像這樣的殘缺,原來我也是感到不捨。


但是更完美的是,原來這一切,無論美醜,都含有如來。

 

geseg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大綱

Chapter 1、 如何成為一個指揮家

◎    透過不斷的練習嫻熟地使用雙手

(1) 練習手的技巧的方法

(2) 放鬆肌肉的方法

◎    訓練聽力

Chapter 2、 基本節拍

◎    三拍子與四拍子的移動路徑

◎    反彈與空間平衡的配置

◎    預備拍

Chapter 3、 指揮棒

◎    指揮棒的握法

◎    指揮棒的選擇

◎    練習

Chapter 4、 一拍子、二拍子、六拍子、五拍子以及分割拍

◎    打兩拍

◎    打一拍

◎    打六拍

◎    分割拍

(1)   三拍子分割拍

(2)   四拍子分割拍

(3)   三重分割拍

◎    打五拍——2+33+2

二、心得

這四章主要講述的內容,大部分我們都在課堂上學過了。但是有關於練習的方法與放鬆的部分,是讓我感到非常有趣的。有趣的部分不是在於練習的方法有趣,而是第一章所闡述的關於腦神經路徑與練習和反應的關係。

關於練習、放鬆還有反應這些事情,在過去,我是沒有辦法與指揮連結在一起的,以前沒有想過指揮這些動作也是需要練習。原來指揮就像練樂器一樣,需要不斷的練習的,也一樣要重視肌肉的放鬆。

一些讓手變的聽話的練習,做起來也滿有趣的。偶爾想到會在路上做一些小動作,但是不知道看著書上的描述做出來的,究竟正不正確。

另一個印象特別深的部分是關於預備拍的方向和空間使用部分,因為之前在上課的時候,我總是覺得預備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自己每一次在指的時候,預備拍總是給得很心虛。但是看到書上寫的預備拍開始方向,還有空間、力度要注意的事項以後,我想我下次在指的時候會多注意一點、多一點信心。

p.39的譜例15Schubert, Symphony No.5的第二和第四小節說明最後一拍的打法很詳細,畫的圖解也讓我可以自己在揣摩上更為容易。

看到現在,我對於指揮還只能停留在不斷注意我的手部動作上,距離可以真正能夠指揮還很遙遠。就算腦中有音樂的輪廓、耳朵可以分辨整體感的好壞,手指不出來也沒用。

 

geseg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荀子簡介

△中國的亞里斯多德

在中西哲學史中,荀子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同樣是再兩千餘年前,並且學說大多不謀而合,堪稱學術史上的一段佳話。荀子是一位博學而有創見的儒家大師,其生年距亞里斯多德的卒年不超過三十年。兩人學說有許多相近的地方。荀子認為「有辨」、「有義」、「能群」是人的三大特色。「有辨」就是有所辨別的意思。要清楚地辨別是非,必須具有理性。亞里斯多德曾說:「人是理性的動物」。荀子說的「能群」,和亞里斯多德說的「人生來是社會的動物」,其意義不謀而合。兩大哲人幾乎並世而出,其學術思想不但互相輝映,且對後代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因為兩人的諸多相同處,故有人稱荀子為中國的亞里斯多德。

△生平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時趙國人。約生於西元前334年,卒於西元前230年左右。他推崇孔子,稱道冉雍。對其他的儒家,如子張、子夏等,則頗有微辭,稱他們為賤儒。他最不贊成孟子和子思,攻擊不遺餘力。五十歲那年遊齊國,他在到齊國以前做過什麼事,古籍未曾記載,無從考證。

齊國當時喜愛文學遊說之士,齊宣王尤其如此,常千數百人聚集在稷下。他在齊國雖受人尊崇,但並不負擔實際的政治責任。後因遊說不見重用,且受齊人讒言,就去齊往遊楚國。

楚相春申君以荀子為蘭陵(今山東省嶧縣)令,荀子因而遷居蘭陵。後春申君被殺,荀子亦被廢棄。晚年著書講學,其弟子如李斯、韓非、毛亨、浮丘伯等,皆為名儒。約於西元前230年,荀子在蘭陵去世。

△代表作

禮記第十八篇〈學記〉、荀子一書中的〈勸學篇〉。〈學記〉談的方面居多;而〈勸學篇〉則偏重於。兩者互為表裡,前後相映成趣,為千古不朽的傑作。

△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大多集中於〈勸學篇〉內,其要旨為說明為學之重要及目標,另外尚有治學之方法等。在荀子書中的其他各篇,如性惡篇主張有教無類、教育機會均等。在修身篇和儒效篇,曾提到尊師重道及教育環境。此外尚有「化性起偽」「學可以為聖人」的觀點,分別見於〈性惡〉與〈禮論〉兩篇。

△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

西洋社會上尊師的心理,不如中國遠甚。從前希臘的塾師是一般遊行的樂師,家庭的保傅是奴隸(Pardagogos,教僕),教育學(Pedagogy)的名稱,即由「教僕」這個名詞演變而來。羅馬教師是希臘的俘虜。十八世紀末,一般教師還是由木匠、裁縫、老婦業餘充任。宮廷師傅雖比較受尊重,但還是不及中國尊師重道的美德。中國自古君師並尊,學記上說:「能為師然後能為長。」由人們家堂內常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可見尊師的一般社會心理。

舉孟子的話來互相參考:「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此乃警惕為人師表的要小心謹慎的反省自己。

△重視學習與教育功能

荀子〈勸學篇〉,開宗明義即強調學習的重要。他說:「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荀子強調教育的功能,曾以蠻夷的孩子為例。他認為吳越夷貉那些地方的小孩,出生的時候,啼哭的聲音都是一樣,可是到了長大以後,習俗便不相同了,這是教化的力量使他們這樣的。他說:「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勸學篇)

教育環境關係重大

遺傳和環境,為影響學習的兩大因素。兩種因素何者較為重要,中外教育家意見不一。荀子和瓦特孫(美國教育家)特別重視後天的教育環境。瓦特孫曾說:「給我一打健壯的孩子,在我控制的環境裡教養他們,我可以擔保任擇一個訓練他,可使成為任何專家——醫師、畫家、企業者,同樣也可使成為乞丐、盜賊,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傾向、職業,以及他的祖先的種族怎樣。」

荀子下列的兩段話,特別強調環境對學習的重要性。

「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儒效篇)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勸學篇)

荀子所說的楚、越、夏、鄉等,就是環境。要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先天的遺傳雖然不容易改變;但選擇適當的教育環境,應屬輕而易舉的事。

學貴專心有恆

求學必須專心致志,始克有成。荀子曾以蚯蚓的生活,說明用心專一的重要。又以螃蟹借住蛇、鱔魚的窟穴,證明浮躁之為害。為學如果心猿意馬,像孟子所說的:「一心以為鴻鵠之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無學習成果可言。

凡事要想達到成功的目的,必須由漸而進,持之以恆,為學尤應如此。荀子對於此一道理,曾有明確的闡釋。他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篇)

由上述的一段話,可以看出荀子如何苦口婆心的昭示後人,為學之基本在有恆。

有教無類與機會均等

有教無類和機會均等,是我國古今教育上的重要主張,也就是儒家的基本教育思想。荀子曾說:「塗之人可以為禹。」又說:塗之人皆有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性惡篇)

荀子言行影響深遠

荀子在教育思想方面如:有教無類、尊師重道、以及重視教育環境、求學之方法和目標等,都具有極大的價值,近代很多教育原理與原則,皆和荀子的思想相合。

荀子學說影響後世最大的,要算關於心性的一部分。漢儒董仲舒春秋繁露實性篇,即受了荀子性惡及人為主義的影響。其後李翱的復性書,邵康節的觀物外篇,陸象山、王陽明等討論心性的觀點,都脫離不了心性論的範圍。

荀子的禮治主義,對後代政治社會的影響也很大。大戴禮、禮記、賈誼新書保傅篇、朱子家禮等主張恢復禮治的言論,大多受了荀子的影響。荀子主張「分」與「別」的精神,完全為他的學生韓非、李斯之流所承受,奠定了法治主義的基礎,也養成了中國崇法重紀的民族性。這雖不是荀子一個人的力量,但荀子的思想學說卻發生了很大的影響。

 

心得

我想一提到荀子,大家就會很自然地想到他的「性惡說」,以及法家是受他的影響而生,很少會注意到他還有其他這麼多關於教育的理念。因為荀子在儒家中並不算正統,所以我們也很少讀到有關他的東西,因此我就想看看他到底說了些什麼。雖然從這本書我得到的關於荀子的資訊可能並不齊全,但是可以粗略知道一下。

其實我覺得他除了「性惡」還有「化性起偽」較不同外,其他學說與孔子相近之處很多。不過我想他為什麼沒有被歸進正統儒家,是因為他所強調的東西和核心精神已經偏離了。

荀子他的禮治主義,開創了後來的法家,如果沒有法家,中國歷史應該會大大的改寫。或許沒有秦始皇的大一統,沒有歷朝歷代的嚴格法治。

且荀子能言善辯,以前高中在讀他的〈勸學篇〉時,就覺得他是非分明,條理清晰,舉的例子也非常得當,高中裡只有讀過他這麼一點點的東西真是太可惜。

看了這一大篇之後,我也才知道原來外國人是不如我們尊師的。我生在中國文化下,確實覺得尊師很重要。不過要尊師,也要看他是否「師」得得體。有些老師,不能很稱得上老師,因為無法以身作則。就像孟子說的:「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我想,中國古代所說的「師」,跟近代的老師,應該已經有所改變了。老師應該能為學生開一扇窗,能以身作則,自己也努力不懈,並且不只是教授專業知識,生活的教育也一樣重要。如果一個人指懂得某方面的專業知識,卻不懂得如何做一個人,找尋自己人生的目標,那也真的是很悲哀。我想老師應該是要在學生徬徨困頓、充滿茫昧之氣時,為他們指引一條路……。

 

geseg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來到如來精舍跟著妙禪師父禪修之後,才知道原來過去那些我以為饒舌的梵文,比如說「般若」,其實是智慧的意思。而「佛」,其實就是「有最大覺性的覺者」,也就是智慧開啟到最大值的大覺者。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我在高中時,讀到這首詩。當時一讀到,心裡就想:「我要做這種人!!不是頑固,是那種……永遠都可以如此不動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對啦~就是這種人。」就算當不了這種人,至少也要找到這樣的人,做我一輩子的老師,跟他學習一輩子。

對呀,我一直都這樣想著的。

 

 

 

問題是,過去我以為有智慧的老師們,即使我跟著他們學習了,還是得不到他們的智慧。老師叫我要讀四書讀本,裡面有古人的智慧。可是我不懂,怎麼讀都還是沒辦法應用在遇到每一件事情的當下。雖然想說「就算當不了,也要跟著這樣的老師」,但是日子久了,還是會不滿足。因為得不到智慧、生活沒有改變、處理事情也不是真的變得眼光精準、識人也不是看的很透徹……。「如果看得到用不到,那我究竟在幹嘛呢?」後來我這樣想。

 

到了如來精舍才知道,原來過去我都一直往外求,而不知道智慧本有,只需開啟。

六祖壇經裡面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

原來那些過去我以為擷屈敖牙的佛經,過去我不喜歡的所謂的「念經」,這裡面的內容,才是真正的指向大智慧何在。

 

原來,真正的智慧,是在自己身上,只需開啟。

 

感恩 妙禪師父帶領我開啟這些智慧,使我足以面對一切挑戰而自在以對。

並且慶幸自己,得遇如此明師,使我重生。當然,上述的「得不到智慧、生活沒有改變、處理事情也不是真的變得眼光精準、識人也不是看的很透徹……」已經全部被改變。

我終於、終於,離開了我那種種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引用網址!


文章標籤

gesegn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